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学习《摆脱贫困》一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5-03 16:39:50
学习《摆脱贫困》一书心得体会[本文共1441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时发表的《摆脱贫困》一书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笔清新,书中29篇文章或讲话,从不同视角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阐述了一系列极富前瞻性、战略性的观点,论述精辟,思想深刻,观点鲜明。这些思想、观点,对于指导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要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习近平同志在书中指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要淡化贫困县意识”。文中提出贫困县意识具有很强的危害性,比如:怨天尤人、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等靠要”等意识,会很大程度上削弱党组织与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扶贫要先扶志,致富要先治心。他一再强调,“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这些重要论述,对正在跨越发展、提速赶超的**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比如要做好我县的“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我们就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思维的禁锢,打开思想的开关,跳出老办法旧思路的传统思维定式,破除发展中存在的陈规陋习,跳出“三农”抓“三农”,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二要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在《弱鸟如何先飞》《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等文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弱鸟先飞、首先要抓好农业,摆脱贫困、基础在建设大农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等,深刻阐释“三农”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对“三农”工作在全局发展中做出的时代定位。我们**是农业大县,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关系到广大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更要牢牢把握住这一条,要始终把农业工作当做全县的一件大事来抓、当作**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提升我县的农业发展水平。

三要走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实现脱贫,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对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多次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产业政策的制定应着眼于不同区域的优势,‘云生从龙,凤生从虎’,我们要确定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寻找突破口,使资源的差异性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相吻合。”这些具体操作意义的发展思路正是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的真切体会。对于我们**的农业来说,我们要找准的路子,就是要大力发展**的特色产业,比如说**的油茶、金柑、食用菌等。我县这些丰富的农业资源,加上交通环境的改善,这些比较资源优势将转化为产业优势、转化成农民增收的优势、农村发展的优势。因此,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以大农业的观念来抓农业,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紧紧围绕工厂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四化”目标,把**从农业大县发展成为农业强县。

四要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对农业、工业两个轮子怎么转,推动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等方面,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这些体现辩证思维、富含深刻哲理的生动语言,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在发展农村当中,特别是在打造美丽乡村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不能简单的破旧立新,在建设的过程中药保持原有的特色风貌。

《摆脱贫困》中的重要思想和精辟论述,是习总书记洞察历史、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深邃见解,是基层干部与群众艰苦奋斗、激情创业、鱼水情深的生动展示。学习《摆脱贫困》,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升华,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灵魂的共鸣。我坚信,在《摆脱贫困》中汲取的丰富营养和宝贵的经验,一定会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提供更多智慧和力量,为攻坚克难厘清思路,为干事创业凝聚磅礴力量。

《学习《摆脱贫困》一书心得体会[本文共144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