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晏子使楚教案(精选多篇)

时间:2023-12-14 20:42:17
晏子使楚教案(精选多篇)[本文共14304字]

第一篇: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公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三个成语的意思,学会做读书笔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人物语言反复揣摩,体会晏子出使楚国的智与勇,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发现智与勇,感悟智与勇,表达智与勇,赞美智与勇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刻体会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晏子智与勇的共鸣,最后提炼为对祖国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晏子的魅力;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理解和揣摩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先想字面上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蕴含的意思,感悟晏子的智慧和勇气

【教学方法】

1.选准文章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初读课文请学生思考:(找出楚王说的一句话)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2.理解晏子语言中蕴涵的意思,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抓住“你从晏子的话中读出了什么?”这个问题来衔接楚王和晏子的三次交锋

3.抓住晏子语言中的技巧,积累语言晏子夸奖首都临淄人才济济时,运用了推理、夸张、打比方的方法联系晏子说的原话,使学生对“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三个成语的积累和理解水到渠成

4.在欣赏楚王和晏子的每一次交锋后,让学生评价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把握文章的中心,进一步理解晏子语言含蓄的原因,感受晏子的不辱使命

5.体会故事的结局“从这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通过课件引领,使学生理解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有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并让学生感受到楚王不仅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更不敢不尊重齐国了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播放纪录片《邓小平访美》(4分钟)

一、古今对比,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邓小平访美的专题片,通过两个矮个子政治家的对比,穿越时空,引出课文:迎接晏子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 找出故事的最后结局:“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投影出示)

2.谈谈晏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智、勇)

三、品析句子,感悟智、勇

1.要想好好品味晏子的这种智慧,这种勇气,我们还得好好读课文,想读吗?下面请同学们找出一处最能体现晏子智慧、勇气的语句,放开声音,好好地读一读

2.交流(屏幕出示学生交流的相关句子)

(1)把邓小平访美的迎接场面和晏子出使楚国时的情景作对比,体会晏子的内心,感受晏子的沉着与智慧

(2)换位思考,假如你就是晏子,看到这个狗洞,你的心情会怎样?师生一起用声音来将晏子的这种冷静、智慧再现出来

3.从晏子的话里读出了什么?(楚国是个狗国)

小结:啊!多么智慧的回答啊!看似简简单单的“看了看”,让我们看到了小个子晏子的大智慧,让不可一世的、一心想侮辱晏子的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让我们再回

过头来读这句话

(投影出示“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过渡:楚王想用晏子钻狗洞来侮辱晏子的目的没有达到,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是怎样对待拜见他的晏子呢?

4.继续交流分享(投影出示第二次交锋的对话)

(1)面对楚王的第二次侮辱,晏子是怎样回答的呢?(点名读)

(2)教师出示晏子的原话 (投影出示)

“齐之临淄三百闾,联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而在,何谓无人?”

(3)理解三个成语从课文中能找到这三个成语的意思吗? 将这三个成语写在相应的句子下面

(4)能力延伸: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在课本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旁边写下注释或自己的感受,叫做批注,这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方式,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做摘抄和写读后感

(5)指导读第二、三组对话你从晏子的话里又读出了什么意思?

(楚国是最不中用的国家)

(6)说完晏子还笑了笑,他在笑什么呢?你从“笑了笑”中看出了晏子的什么?

(7)让我们带上这种智慧和勇气,绘声绘色地来读一读这三组对话,师生分组读晏子 ,读楚王,读旁白

小结:老师发现晏子已经印在你们的心上了就是这样智慧的晏子,就是这样勇敢的晏子,让嘲笑齐国没有人的楚王只好赔笑,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这句话

(投影出示“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过渡:晏子凭着智慧、冷静,化解了楚王的一次次侮辱楚王会善罢甘休吗?让我们自己学习第三次交锋的情景,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语,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在晏子语言的背后,你读出了什么呢?你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批注

屏幕出示第三次交锋的句子

①学生自由学习

②好,让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③你从晏子的话里又读出了什么?

④抓住“面不改色”,理解拓展:晏子不改的还有什么?

⑥由晏子到国家,楚王不敢不尊重的还有什么?

投影分别出示“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楚国不敢不尊重齐国”晏子不单是为自己赢得了尊重,更是为国家赢得了尊严,在晏子的智慧、勇气背后,你还发现了什么?(爱国之心)师板书

四、拓展阅读,升华智勇

过渡:正是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晏子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出使了楚国后来,晏子升为了相国,齐王和晏子带领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使齐国成为春秋末期的东方大国公元前500年,晏子病逝于家中,齐王闻讯赶来,伏在晏子身上痛哭流泪,他回想起晏子出使楚国的情景,以及他为国家做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分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1.教师深情朗诵《史记——管晏列传》节选屏幕出示(配上古筝名曲《白牡丹》)

2.亲爱的同学们,是超凡的智慧,是无畏的勇气,是炽热的爱国心,让小个子晏子在2014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鲜活地印在人们的心里此刻,你想对晏子说些什么呢?请用一句话、一个词或一首小诗来表达!(学生写在准备好的练习纸上)

3.交流

4.向学生们推荐一本书:《晏子春秋》,布置课外阅读

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如何紧扣文本,上出新意?我在反复研读文本、参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流程: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通过自读自悟,升华情感;通过课堂练笔,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从上课的效果来看,还是达到了课前预定的各项目标,突破了重难点

1.注重了工具性与 ……此处隐藏10885个字……访问正常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

师: 那为什么晏子不直接说楚国是狗国?这么说好在哪里?

大家再注意看。晏子是怎么说的这句话?

如果把“看了看”去掉,晏子在说这句话之前会想些什么呢?那如果把“看了看说”换成“想了想说”行吗?(不行)为什么呢?结果呢?

生:晏子没有钻狗洞。楚王只好打开城门。(板书:只好打开城门)

生:楚王是根据晏子的什么特点,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狗洞?(身材矮小)师:(请一生站起来)孩子,你现在多高?

师:书上说晏子身高5尺,估算一下,晏子有一米四几。还没有他高呢。他还是个孩子,晏子可是一个成人。这晏子一看楚王这样对他,肯定会想:你就是看我长这样才故意让我钻狗洞啊。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大家都听说了吧。想一想晏子可不可能也像韩信那样忍辱负重去把狗洞钻?

师:为什么?

小结:你看看,就这样一个“看了看”,晏子发现,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侮辱,那是对我国家的侮辱。所以有可能我在心态上也像韩信一样,但对于这种情况晏子是不可能只考虑自己的身份和尊严,最重要的是我代表的是齐国,所以这个“看了看”,你可以看出晏子的什么?

2、第二次交锋:

师:楚王还没有和晏子见面,堂堂的一国之君就已经败下阵来,又岂能善罢甘休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段,看看他们见面的场面,你最欣赏哪句话?

生:“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师:楚王指的“人”是什么的人?楚王侮辱齐国没人才,晏子是怎样回答的?

师:晏子的话柔中带刚,让楚王无言以对。

这段话原话是这样的。(生读)

出示:“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晏子说的这简短的一句话里面有三个成语──我们来对号入座,“张袂成阴”的意思是?

师:晏子他不光是语言简练,还用了什么方法说出来的?

(2)、师:第二个故事中,你还欣赏哪句话?

生读:晏子拱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师:我们仔细看,在这段话中,用了一个词语──所以。既然有“所以”,就必然会有“因为”。请你把“因为”送进去,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这晏子可真会说话,用了两个前提,最后结尾。

这样一说我们就明白了: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我是下等人,访问楚国,所以楚国是──(下等国)

师:晏子说完这句话后,还故意笑了笑,你认为他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师:亲爱的同学们啊,这故意的笑一笑那叫一笑解千愁。晏子的笑里究竟是藏的是什么?

师:那叫智慧。就是这故意地笑一笑,笑出了自信,笑出了幽默,笑出了潇洒。所以这样的笑让那楚王只好……只好陪着笑。(板书)

3、第三次交锋:

(1)、楚王又一次败下阵来,请同学们看看第三部分,(教师出示内容)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谁来读读晏子说的话,(生读)

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变强盗。这句话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社会风气不好)

(2)、讨论:

师:所以说这晏子的语文学得真是太好了。刚才我们读了这么多晏子的话,请同学们总评晏子的口才给了你们什么样的印象?

师:老师也想来夸夸晏子的口才,那真叫: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3)、师:所以课文的结尾才肯定地说:“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是啊,晏子至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晏子还是原来的晏子,还是那小个子的他,谁改变了?

第一次楚王让人钻狗洞,最后只好── 生: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第二次楚王说怎么齐国没有人才,最后只好──生:陪着笑。

第三次说齐国人犯罪偷盗,最后只好── 生:只好赔不是。(完成板书)

你瞧瞧这楚王,唉,送他几句歇后语吧──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木匠带枷锁——(自作自受)

(4)、这楚王最后的结局是——(出示原文)

生读: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师:试试看,想象楚王当时的表情,楚王会怎么赔不是?

二、总体把握,体会结构

这两节课,我们跟着晏子,这位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一起去访问了楚国,也和他一起应对了楚王的挑衅,我们见识到了楚王的狡猾、奸诈,也看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那么让我们回到课文当中,一起来看看,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起因,经过,结果的关系。

既然是起因,经过,结果的关系,那么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事情的发展顺序。

让我们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逻辑,一起来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说一说。

(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自恃国势强盛,几次三番侮辱齐国和晏子。最后还是晏子技高一筹,获得了胜利。故事盛赞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三、小结延伸,积累运用

我们感到:一个人要获得尊重,不仅要有外在的道德智慧,更要有内在的实力。晏子的使命最终胜利完成。虽然一波三折,但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作为个人的他,赢得了历史的尊重,所以,参考书这样评价晏子使楚的意义──“晏子在这次外交活动中表现出的智慧,为齐国赢得了尊重。”

语言真是一门艺术,晏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最终不辱使命,完成了出使的任务。所以同学们也要像晏子那样学好语文吧!

四、课文拓展:

1、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端攻击。有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海涅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 ,才会弥补这个缺陷!”

2、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

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却说:“而我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

五 、作业布置:

1、搜集晏子的其他故事。

2、 排练课本剧。

六、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侮辱)──(反击)── (结果不敢不尊重)

钻狗洞是狗国

没人才下等国

没出息强盗国

只好打开城门 只好陪着笑只好赔不是

《晏子使楚教案(精选多篇)[本文共1430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