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二
阜平镇白河学校郑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有关图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假期中有的同学外出探亲或跟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哪位同学能够从中国地图中大致确定你去的地区,你看到的景观同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不同,具体有哪些差异?
学生谈论各自外出的见闻。
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
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看“不同的地理区域”图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尝试区域划分,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
总结: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板书)
举例:活动2:(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同学们请看中国地形图: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中国地形图换成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同学们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界限。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活动,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 ℃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侯方面的影响。
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小结:通过学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我们发现,地形与气候的差异是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各个区域都有自己较明显的地理特色,当然也决定了每个区域内部有着其相似的工农业发展状况。
板书设计
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1.区域的概念
2.区域的划分: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
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范围、特征
2.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3.秦岭—淮河的重要意义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开始,比如从邮政号码、汽车牌照、电话号码、等入手,来感受区域划分的存在与对生活的便利,葱烤南瓜贴近生活入手,很自然的导入新课内容。
思考题
你的家乡位于哪个区域,有哪些区域特征?为什么?你的亲人和朋友位于哪个区域,他们有哪些区域特征?为什么?